
铝价格上涨对行业的影响
疫情初期,铝价格低于1.4万元;随后逐步上涨到1.5万/吨左右;11月底,迎来快速上涨,铝价格逼近1.7万元/吨,随后小幅回落,跌到1.5万/吨。今年2月初到现在,又是一轮上涨,3月的Z新的报价已高达1.77万元/吨。
铝锭价格的上涨推高了铝型材的价格,对原材料进货产出了显著影响。铝价格的频繁波动对企业而言苦不堪言,从上游来讲,涨价必然使资金和成本大幅提升,波动必然打乱订货计划,大宗进货改为拆解小单以分散风险,碎片化客观上使物流、人力成本就都会增加;从下游环节看,施工方和承包商租售合同签订有周期,受维系客户、提升市场占有率等因素影响,成本只能铝模板企业消化,利润极为微薄。铝模板现有价格体系是前期铝价较低时形成的。如果铝原材料价格长期处于高位,有可能触发铝模板行业的集体性涨价。
经营体系多元化趋势更加明显
从产品周期来说,铝模板经过30~40次的周转后损伤很小,稍加维护翻新就可继续周转。广东有家企业10年的板还能用,良好维护150次的板,能够完全符合标准要求。铝模板性能优越也意味着市场上越来越多元化,新板与多轮次板同时竞争,加上各种搭配的可能性,如何优化旧板利用成为一个全新的课题。这既需要大数据的产品参数、管理流程的精 确分析,也需要损耗管理的测算,这也使技术、报价体系更加的多元化。
从产品类型来说,20年前,国外铝模企业进入香港(如MIVIN、VSL)是以拉片起步。在工程实践中,国内深化开发了拉杆体系。两种产品都有各自的许多优点,市场上拉杆体系占据75%~80%的市场份额,50%的企业同时经营两种产品,从设计、制造、配套、施工来说,混合体系经营成本将增加。
在付款模式方面,“一单一议”比较常规,合作方的企业资信,预付款模式,回款进度都影响价格。
在免预拼装体系方面,企业选择同样多样,根据配模设计的复杂程度,种类、型号、异形构件、数量,有的全预拼装,有的部分预拼装,也有企业编码体系完善,管理能力到位,能够完全免预拼装。
从生产、技术、经营、资金、管理、服务等各个方面,到型材截面、产品结构、设计方式、加工工艺、焊接等领域;从横向、竖向体系选择,到支撑体系的选择,上下游的热膜喷涂,抛丸水洗,机械整形,编码打包,脱模剂等等方面,铝模板的全产业链百家争鸣,形成了极为丰富多元化的经营模式。
上一篇: 铝模板行业将迎来新的市场格局
下一篇: 铝模板行业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