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利空利好因素博弈 后期钢价震荡盘整
进入8月份,钢材市场似乎没有再显7月份那波强劲的反弹行情,相反部分钢材价格震荡回落,“七月涨,八月跌”的“七上八下”走势让不少经营者颇感忐忑。尽管时下对钢市利好因素不少,但利空因素亦不少见,两者的博弈,或许使后市走势难以琢磨,让人纠结。
在采访中,一些在市场前沿的销售员说,前些天行情有点回落,生意难做,价格给优惠,仍然没销量。现在一天能卖出三、五十吨算很不错了,远不如七月头上,有时一天能卖几百吨,甚至上千吨。买涨不买跌,客户在观望,钢市难景气,钢价涨不了。
看得出,那些一线销售员对后期的钢市行情不那么看好。不过,也有的经营者认为对后市行情不必悲观,利好因素不少,价格震荡盘整之后,仍可再度反弹。
据这些经营者分析,目前的钢市最大利好是国内经济的“稳增长”,拉动钢材需求,将有效遏制钢价的下跌。日前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讨论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下半年的经济工作,要求要坚持“稳中求进”的总基调,坚持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坚持宏观经济政策连续性、稳定性,提高针对性、协调性,根据经济形势变化,适时适度进行预调和微调,稳中有为。
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积极释放有效需求,促进投资合理增长,积极稳妥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这表明下半年“稳增长”的核心在于稳投资。其实今年的投资规模仍呈增长态势,1-6月份中央项目计划计划投资同比增长9.7%,增速较1-5月回升2.6个百分点,而地方项目投资增速则保持在20%以上。铁路投资、棚户区改造、节能环保投资等,都有可能成为“稳中有为”的领域,因此下半年投资仍具有一定的增长潜力,同样,拉动钢材需求的动力也将随之而增强,无疑是钢市企稳、钢价反弹的一大动力。
不过,从钢材市场的供需状况来看,供给过剩、需求不足,供需失衡、供大于求的格局,仍是影响后市行情的一大利空因素。尽管国家加大环保治理和淘汰落后产能,钢铁业首当其冲,然而不见钢铁产量下降,且不减却增。7月中旬粗钢全国日均产量依然居高不下,预估值达到213.03万吨,重返210万吨上方,旬环比增长2.27%。
钢材价格最终由供需决定,供给增长远大于需求的增长,供大于求的局面不改变,价格难以上涨,即便人为拉涨也难以持久,这是市场经济的规律,谁也改变不了。因此,如果钢厂一味地“只涨价,不减产”,缓解供需矛盾,那么后期的钢市也很难稳定,钢价震荡波动无法避免。
有的经营者认为寄希望于钢铁业的落后产能淘汰,改变供需失衡的现实,但这需要一个过剩,对近期的钢材市场价格变化不会产生立竿见影的效应。据相关报道,环保部近期将公布大气污染防治规划;此前工信部发文,要求在9月底前淘汰炼铁产能277万吨,炼钢产能697.9万吨,焦炭产能1630.3万吨,这些措施都将对钢材产量的增长起到一定抑制作用。但在短期内不会产生实质性的效应。
下一篇: 透过中央政治局会议预测钢材价格走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