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解铝行业产能过剩 关键在地方执行力
为化解铝行业产能过剩,中国工信部周三出台全口径铝行业规范条件,除了完善之前的行业准入条件之外,加码了更为细致的环保、能耗以及行业发展规范方面的内容,为铝行业的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提供政策支持。
在中国领导层“底线思维”推动经济改革的思路下,中国整顿产能过剩行业中严重污染及亏损企业的进程又向前迈出一步。不过分析师指出,铝行业产能过剩格局积重难返,此次行业新规对铝行业整体而言是有利好意义,但实际效果如何仍待观察。 “这一次规范的条文力度应该比前几次更强一些,且高层以及其他部位都有相应的措施,对铝行业的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有利,...我还是抱有信心。”金瑞期货金属研究员杨小光指出。 杨小光并指出,遏制电解铝的产能过剩并非一日之功,目前电解铝的产能利用率可能不足七成,形势相当严峻,中国的结构调整也不是一年、三年到五年就能解决的问题。 但格林期货铝行业分析师刘立斌则提出,这个规范条件与之前行业的预期并没有太大的出入,相关技术的升级已经很成熟,环保政策的执行力度可能会打折扣,这些都可能影响新规的效力。 不同于以往新建项目的核准、审批或行政许可,《规范条件》关注布局与规模、产品质量、工艺与装备、能源消耗、资源综合利用、环境保护、安全生产和社会责任等企业等企业应具备的基本条件,是对现有铝工业实施全口径的行业规范、引导国内现有铝产业健康发展。 中国是世界铝生产大国,氧化铝和电解铝产量均居世界第一位。但在快速发展中也存在资源保障程度低、电解铝和再生铝产能过剩、氧化铝和电解铝大多数企业未经国家核准、产业竞争力不强等突出问题。2012年铝冶炼行业实现利润仅9.3亿元人民币,2013年1到5月,亏损3.5亿元,众多企业亏损严重。
上一篇: 如何辨别2A12铝板与6061铝板的区别
下一篇: 气孔对铝合金铸件性能的影响


